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安全

2023年秋粮作物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时间:2023-12-26 19:32:48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6月26日,省植保植检站召开2023年全省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根据当前病虫发生基数、作物栽培情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秋粮重大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425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马铃薯晚疫病、大豆病毒病偏重至大发生,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玉米螟虫、蚜虫、粘虫、草地贪夜蛾、纹枯病、南方锈病,高粱螟虫、蚜虫、紫斑病、炭疽病等中等至偏重发生。

  一、当前发生情况

  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400.67万亩次,中等偏重发生,主要有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杆潜蝇、螟虫、稻瘟病等,其中“两迁”害虫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322.42万亩次,迁入早、来势猛,部分地区田间虫量较高,主要发生在黔南、黔东南、黔西南、铜仁、遵义等地;稻瘟病主要在优质稻、超级稻以及感病品种上发病。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344.5万亩次,中等发生,主要有玉米螟虫、蚜虫、粘虫、草地贪夜蛾、地老虎、南方锈病、纹枯病、大小斑病等,其中草地贪夜蛾发生10.35万亩,涉及54个县(市、区)。马铃薯病虫害发生485.2万亩次,中等偏重发生,主要有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地老虎、蚜虫等,其中晚疫病发生234.3万亩,前期以冬种春收的马铃薯发病重,后期以春种夏秋收的马铃薯发病重,部分品种流行速度快、受害重。大豆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腐病、蚜虫、豆卷叶螟、小地老虎等,其中病毒病发生较为普遍,蚜虫、豆卷叶螟、小地老虎在大部地区发生,跳甲、叶甲、蓟马、叶螨、锈病等零星发生。

  二、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害

  预计偏重发生,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秆潜蝇、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预计发生面积约2300万亩次,重于去年。

  1.稻飞虱。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约700万亩次。其中,白背飞虱发生面积550万亩次左右,以第三、四代为主害代,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褐飞虱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危害盛期在8月至9月上中旬。

  2.稻纵卷叶螟。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次,第三代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第四代危害盛期在7月中下旬。

  3.水稻螟虫。主要包括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孕穗抽穗期。

  4.稻秆潜蝇。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

  5.稻瘟病。中等发生,优质稻及感病品种种植区偏重流行的风险较高,发生面积约250万亩次。其中:叶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流行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穗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流行盛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

  6、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次,流行盛期8月上中旬至9月上中旬。

  7.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流行盛期水稻孕穗后。

  8.其他病虫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病毒病、赤斑黑沫蝉、稻蝗等,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

  (二)玉米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主要有蚜虫、草地贪夜蛾、玉米螟虫、粘虫、纹枯病、南方锈病、大小斑病等,预计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次,重于去年。

  1.玉米蚜虫。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大喇叭口至抽雄期。

  2.草地贪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约50万亩次,鲜食玉米重于籽粒玉米,高粱、薏苡、生姜、花生、牧草等存在受害风险。

  3.玉米螟虫。中等发生,主要有玉米螟、大螟、桃蛀螟,发生面积约30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4.粘虫。中等发生,局部受害较重,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以第二代为主害代,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主要为害玉米,局部地区危害水稻、高粱、牧草等。

  5.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以肥水条件较好玉米地受害较重,危害盛期在7月至8月上旬。

  6.南方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7月。

  7.大小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混合发生,前期以小斑病为主,后期以大斑病为主,危害盛期在7月至8月上旬。

  8.其他病虫。主要有丝黑穗病、灰斑病、白斑病、蓟马、土蝗、铁甲虫等,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次。

  (三)秋收马铃薯晚疫病

  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在毕节、六盘水等地,部分品种流行速度快、受害重。

  (四)大豆病虫害

  预计中等发生,主要有病毒病、锈病、叶斑病、蚜虫、豆卷叶螟、食心虫、豆荚螟、蝽蟓类等,预计发生面积约250万亩次,重于去年。

  1.病毒病、锈病、叶斑病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次。

  2.蚜虫、豆卷叶螟、豆荚螟、食心虫、蝽蟓类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0万亩次。

  三、防治意见

  针对当前病虫发生情况,各地要紧紧围绕“虫口夺粮”促丰收目标,加强病虫害调查监测工作,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制定防控方案,科学指导防控,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提高病虫害防控效率和效果,切实控制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实现农药减量增效控害。

  (一)加强病虫情监测,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近期我省天气条件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粘虫等迁飞性重大害虫的迁入繁殖,也有利于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田间虫量菌量增长较快,加上田间生境适宜,后期发生态势较为严峻,各地要加大临田调查监测的频度,做好大田普查和系统调查,及时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控。

  (二)把握防治关键时期,做好分类指导、分区治理

  重点抓好水稻“三虫三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草地贪夜蛾,玉米“三虫两病”玉米蚜虫、玉米螟虫、粘虫、玉米南方锈病、纹枯病,马铃薯晚疫病以及大豆“一病三虫”病毒病、蚜虫、豆荚螟、食心虫的防治,降低病虫危害损失。病害要抓好发病初期预防,虫害推行达标防治,在病虫害发生程度较轻时,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发挥持续控害作用,化学农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有效延缓抗药性。

  (三)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推行统防统治,保障防控效果

  各地要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病虫害防治项目资金,建立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主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广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替代使用量大、效果差的农药品种及“跑冒滴漏”落后施药机械,提高病虫害防治处置率和防治效果,切实提升科学用药水平。

  (四)强化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

  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对农民的病虫识别和防控技术宣传培训,采取召开现场会等多种措施,展示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普及关键防治技术,推荐使用“放心药”。在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农技人员分片包乡包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适时防治,发动群众开展联防联治、群防群治,确保防控关键技术落到实处,坚决打好秋粮病虫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wsfw/ycyj/202307/t20230724_8123171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