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服务

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产业脱贫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省扶贫产业基金投资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1-03-10 17:05:29 作者: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陕产业脱贫办发〔2018〕14号

  各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单位:

  为有效缓解产业扶贫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发挥省扶贫产业基金投资拉动效应,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请参照《陕西省扶贫产业基金项目申报指南》,认真做好2018年省扶贫产业基金投资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产业脱贫办公室

                                 2018年6月28日

   

  陕西省扶贫产业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为认真贯彻中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省扶贫产业基金引导支撑作用,有效缓解产业脱贫攻坚投融资难题,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就做好2018年基金投资项目征集储备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思路

  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坚定脱贫政治目标,以省扶贫产业基金为载体,统筹政府和市场两种作用,突出政策保障性、投资导向性、政府支持倾斜性、操作安全便捷性,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突出以千亿级苹果产业为主的果业、以千亿级羊乳产业为主的畜牧业、以千亿级设施农业为主的特色种植业“3+X”农业特色产业,重点支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扶持培育扶贫带贫市场主体,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主体带动、项目跟进、贫困户参与的产业扶贫新机制,确保贫困户精准、稳定、长久受益,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巩固脱贫攻坚长期效果,提升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能力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政府引领带动,引导和盘活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优化扶贫资金的配置效益。

  (二)明晰定位,突出重点。体现扶贫属性和社会效益,围绕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以“3+X”农业特色产业为重点的扶贫产业发展,统筹安排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大项目实施,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带产业。

  (三)统筹联动,精准扶贫。坚持省市县上下联动,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带动脱贫为目标,创新带贫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四)防范风险,滚动发展。遵循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构建有效的注资、运营、退出、评价等全程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体系,维持基金良性循环运转,实现财政资金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三、投资领域及重点

  围绕“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有效监管、行业指导、依靠基层、防范风险”,坚持“大产业集群、大项目引领、大企业带动”,为全省产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增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扶贫带贫效应,全面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夯实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根基。

  (一)投资领域。基金集中投放全省有脱贫任务的96个县区,突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试点推进,带动全局,兼顾区域平衡发展。支持贫困地区发展“3+X”农业特色产业及水产林产、加工、旅游、光伏等具有区域优势的扶贫产业,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品牌营销、电商物流、农业产业小镇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对已有特色产业的改良升级和龙头企业的提升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对区域经济和产业脱贫带动性强的优势项目。

  (二)投资对象。主要投资对象为: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生产就业、脱贫增收,在陕西省经营期限不低于基金投资存续期的法人企业,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不具备法人企业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可通过关联企业或组建新型联合体申请基金投资。优先选择品牌靓、信誉好、实力强、有后续投资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投资合作,对产业带动性强、扶贫效果好、带贫数量多的大企业重点支持。按照“每10万元带动2—3户贫困户、产业产能规模扩大、务工就业农户增加”等标准,要求投资项目及主体明确,并落实扶贫带贫任务。

  (三)投资模式。除对优秀企业进行股权或债权等直接投资外,依托基层、分级运作,探索创新母子基金投放模式,以省扶贫产业基金作为母基金,与市县政府投融资平台合作设立子基金或实施投贷联动操作,或与大型骨干国有(民营)企业合作设立子基金,共同筛选投资产业扶贫项目及主体。除采用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及项目上市等股权退出方式外,开展业务合作的企业承担省扶贫产业基金退出的保证责任,市县政府按照基金投资协议约定确保扶贫基金退出。基金投资业务由省扶贫产业基金公司具体实施,项目投资管理主要流程包括企业申报、市县推荐、项目入库、项目初审、项目立项、尽职调查、投资决策、合同签署、合同履行、投后管理、基金退出等环节。

  四、申报条件及程序

  (一)项目申报条件

  1. 申报项目符合中省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符合贫困县区发展产业脱贫攻坚需要;

  2. 项目承担主体运行良好,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产权清晰,财务规范,机构完整,内控制度健全,鼓励管理规范、综合实力强、带贫效应好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与相关联法人企业合作申报;

  3. 企业注册资本金原则上在5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

  4. 企业诚实守信,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不欠税,不拖欠职工工资,近2年内企业及其实质控制人无不良信用记录,对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的企业优先考虑;

  5. 投资项目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贫困地区有生产基地或订单合作基地,特别是能显著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投资企业要签订产业扶贫承诺书,有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证明。

  (二)项目申报材料

  1. 企业投资申请、项目申报表(见附件),以及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等相关资料;

  2. 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 企业经审计的近两年财务报表及近期财务报表;

  4. 能反映申请企业实力和产品质量的科技成果、商标、专利、名牌产品、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证明材料及资质文件;

  5. 申请企业同意投资的股东会决议或董事会决议(须有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提供上级主管部门批复);

  6. 生产基地的产权证书或企业与贫困地区有关单位签订的土地、生产设施使用合同、协议等;

  7. 已实施的扶贫带贫项目证明材料,基金投资后预计带贫增收效果及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方式、具体操作方案;

  8. 基金后期及时退出的制度安排和风险缓释措施;

  9. 市县政府对基金投资项目运营的政策配套承诺书。

  (三)子基金申报材料

  市县申请成立省扶贫产业基金子基金需提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料,有合作意向的大型骨干国有(民营)企业可参照执行。

  1.子基金设立方案及可行性报告,应明确子基金运营思路、基本架构、规模额度、投资方向、运作方式、风险防范、联动带贫机制,以及相关产业、土地、资金、风控等支持政策;

  2.子基金主要参与者有关情况及后续退出制度安排;

  3.市县政府拟成立子基金各项审批文件;

  4.子基金募资拟投项目情况;

  5.子基金同贫困户利益联结方式及精准带动脱贫增收的证明材料;

  6.市县政府对子基金运营的政策配套承诺书。

  (三)申报程序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市、县两级对遴选项目进行审核后,以政府文件向上一级推荐申报,驻陕央企及省属国有企业可直接向省产业脱贫办公室申报产业扶贫投资项目。省扶贫产业基金公司应在行业部门指导下,按规范程序和脱贫攻坚要求,组织对省级遴选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专家评审及投资决策,分批优选予以支持,加快基金投放进度。

  五、有关要求

  (一)贫困县区所属项目均以县区为单位,由县区政府严格把关,原则上每个县区筛选1—2个项目(深度贫困县和年度计划脱贫摘帽县可适当增加),经市级审核汇总后,于2018年7月25日前以正式文件(一式两份)推荐报送至省产业脱贫办公室(省农业厅),电子版发送至109531599@qq.com。

  (二)项目审批通过后,由省扶贫产业基金公司与项目主体签订相关投资文件,约定投资、退出及扶贫带贫事项,及时下达出款通知书并投资划款。

  (三)各级各部门要整合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加强行业指导,完善政策支撑,通过贴息、奖补、配套等方式,对基金投资项目及主体给予倾斜支持,激发产业扶贫积极性,引领推进产业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市县政府要切实发挥脱贫攻坚主体作用,协调做好省扶贫产业基金投资宣传服务、项目主体审核推荐、投后监督管理、扶贫任务落实、带贫成效评估等工作,明确基金资金投放的风险控制制度安排,加快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有效防控风险,确保基金更好地发挥扶贫效应。各基金投资主体要落实基金投资到期及时退出、偿还的措施,做好扶贫带贫具体方案,切实增强基金投放带贫效果。

   

  联系方式:省产业脱贫办公室(省农业厅)

  陈长亮029-87323159

  电子信箱:109531599@qq.com

  省扶贫产业基金公司(省金控集团)

   白莲莲029-68296960  杨佳瑞029-68296961

   

  附件:1. 陕西省扶贫产业基金申报项目汇总表

        2. 陕西省扶贫产业基金项目申报表

        3. 陕西省有面上扶贫任务县区名单(96个)

  附件.doc

  


原文链接:http://nyt.shaanxi.gov.cn/www/tzgg/20180709/965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