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投资

德阳市旌阳区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时间:2023-09-22 08:25:19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德阳市旌阳区创新开展“三变”改革、“五社”实践试点,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组建集体资产、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大股份合作社,让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2022年,全区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485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197万元,较2021年增长17%,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一、坚持系统谋划,理清改革思路。把“三变”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引擎”,按照“串点连线成面”工作思路稳步推进。一是精心组织谋划。成立由区委书记挂帅的试点领导小组,抽调78名区级部门爱农村、爱农民、懂农业的精英骨干组建工作队,改革镇村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筹建小组,负责动员宣传、清产核资、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等工作,形成区统筹、镇主责、村实施的改革工作体系,做优顶层设计。二是试点探索推进。按照先试点再扩面原则,首批选择资源禀赋优、产业发展好、改革意愿强的6个村进行试点,区级工作组定点联系指导各村成立五大股份合作社,着力破解农村房屋空置“不值钱”、土地分散“不长钱”、劳力闲散“不来钱”、资金零星“不生钱”、自然风光“不卖钱”问题,合力推动当地优势资源转化利用。2022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区改革扩面至4个镇、45个村。三是突出“一地一策”。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原则,区分经济强镇和经济弱镇、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乡村规划,按照城市近郊村突出“资产+”、丘陵生态村突出“旅游+”、平坝农业村突出“粮食+”,充分考虑产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逐村制定改革方案。

  二、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改革难题。聚焦资产不清、产权不明、投闲置散、使用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以改革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一是清产核资“摸家底”。乡镇组建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开展资产、资源、资金清理工作,全面清查村组资源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查实存量、价值、结构和使用情况,并逐一台账登记。截至目前,45个改革村共清理出村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7612.3万元,组级集体经营性净资产3310.4万元。二是分类量化“明股权”。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原则,综合考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户籍、年龄、贡献等因素,以土地承包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策关系等为依据,分类量化股权到人。截至目前,45个改革村确认集体经济组织股东13.3万人,量化股份29.1万股,平均每人持股2.19股。三是健全机制“防风险”。出台《公有资产助力集体经济发展》《收益管理指导意见》等制度,明确土地只租不入股、房屋只租不出售、项目只租不经营的“三不原则”,后续投入的财政资金项目,按程序移交村集体后纳入资源资产管理平台,实行动态登记、据实管理,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三、坚持长效发展,形成改革合力。着力探索多元可持续发展模式、强化利益联结,凝聚更大合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是引导多方融资。完善“筹、投、管、分”机制,鼓励村民自愿出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各改革村与四川美丰等144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筹集资金2149万元,撬动社会资本及其他资金1.7亿元。二是建立多重分配。健全完善“五社”内控管理制度,实行股民按股权年终分配合作社收益机制,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得租金、资金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经营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的“六金”利益联接机制。三是鼓励多元发展。引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探索差异化发展,推行“规划引领、抱团发展”模式,龙高片区编制跨镇域2镇6村规划,强化高槐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带动作用,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20万元;推行“市场参与、村企合作”模式,红伏村与文旅企业组建运营公司,建设红光印象产业园,集体收益150万元;推行“土地流转、租赁经营”模式,五会村整合4400亩农户承包地、村集体机动地和未利用边角地,形成增量300亩,集体收益27万元;推行“产业配套、托管服务”模式,新龙村组建农业托管服务队,承接农作物植保24万亩,集体收益12万元。

  四、坚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成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变”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土地资源集中流通、集约利用,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个,高标准打造旌韵高槐、红光印象、旌秀桂花、文盛孝泉等乡村旅游名村。二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通过资产量化、土地入股、劳力入股、房屋入股、资金入股,群众的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稳步增加。2022年,45个改革村实现分红210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66元,居全市第一。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连股连心”,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200余名村“两委”干部在五大股份合作社任职中锻炼了经营管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等能力,强化了基层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9/7/44a4622f14ee420997799fb829d72cb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