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发展

秭归县总结推广十种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收模式和典型案例

时间:2023-08-06 11:24:33 作者:佚名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近年来,秭归县通过接续实施两轮“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创建、探索村社“三分离”改革、重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等一系列举措,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出了一批符合山区实际、彰显山区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领带动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服务创收型:围绕培育村内主导产业和服务集体成员,紧盯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也不划算的“烦心事”,发挥村党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量身定制一系列居间服务项目,促进村集体增收和集体成员节本增效。

  【典型案例】郭家坝镇擂鼓台村社会化服务项目

  擂鼓台村是脐橙专业村,种植面积达9000多亩,年产值过亿元,但村集体经济薄弱、服务能力有限,属典型的民富村穷。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打造脐橙精品强村,解决一家一户农业生产投入贵、用工难、销售不畅等问题,该村发挥村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做实做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个目标,2019年从测土配方、农资团购配送开始探索,采取“两头直达”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了农户节本增效、产业做精做强、村集体增收等多重效益。通过不断探索,现已将服务延伸到脐橙生产全过程。与此同时,还将服务拓展到生活用水、垃圾清运、生活物资采购等生活服务。2022年,该村通过社会化服务为集体创收50.37万元。这种农资团购配送、农事代种代管、农产品代收代售的脐橙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已推广至县内30多个村,充分发挥了村集体统一经营服务的功能作用,弥补了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短板。下一步,该村将积极对接建筑施工企业,探索通过劳务派遣、承接小型工程项目等方式为村集体创收。

  二、实体经营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争取资金和项目投资创办经济实体或企业,打破村域界限,为辖内产业和成员开展精准服务,实现农户节本增收、农民就近务工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多赢效果。

  【典型案例】水田坝乡严坪村创办实体增收项目

  严坪村以服务集体成员和脐橙产业链为抓手,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先后创办成立了3个社办经济实体或企业,2022年村集体经营收益达到40万元,2023年将突破50万元。一是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队。开展农资团购配送、施肥修剪、植保飞防、脐橙代收等服务项目,2022年共团购配送农资422.5吨、大米50吨,采收伦晚柑橘50余吨,柑橘飞防13000亩次,村集体创利30万元。二是在乡集镇创办“严坪严选”特色农产品超市,销售村内茶叶、蜂蜜、菜籽油等土特产,同时为居民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态米、面等,年创利10万元以上。三是投资创办枳实加工厂。独资创办村集体企业--橙树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填补了乡内脐橙残次果加工领域空白。项目总投资189万元,租赁改造加工厂房500平方米,新建冷库100平方米,安装变压器一台,购置全自动化枳实加工烘干设备2套。今年6月正式投产,每年可加工鲜果1000吨,烘干成品13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280万元,村集体可创纯收益32万元,吸纳25个劳动力进厂务工。

  三、城郊融合型:发挥城郊村区位优势,围绕服务县城建设和辖内市场主体,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和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物业经济、特色种养、农旅融合等项目增收。

  【典型案例】茅坪镇陈家冲村城郊融合发展项目

  陈家冲村位于茅坪镇东南部,距县城1公里,属城郊结合部。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集体经营收入实现大幅增长。一是发展物业经济。借助棚户区改造盘活村集体空闲房屋和门店,同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新建商业门店21个,大幅提升物业租金收入。目前村集体拥有四栋临街房产和30多个门店,经营面积5200多平方米,年租赁收入由原来每年不足20万元,提升到现在每年80万元。二是盘活土地资源。因历史遗留问题,该村有大量集体土地被少数农户长期无偿占用,近年来该村抓住产权制度改革契机,运用共同缔造方法,依法收回集体茶场96亩、柑橘场74亩、林场34亩以及庙子沟水库10亩,通过公开出租,引进市场主体发展多经园地,每年可获取租金10多万元。三是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与脐橙小镇合作走文旅融合之路,集观光、采摘、游玩于一体,引导该村农户将脐橙小镇周边土地约70亩租赁给种植大户,村集体从中收益6万元;开发芝茅公路沿线闲置土地,建设农产品分选仓储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为茶叶产业提供分选包装仓储精细化服务,强产拓链;运用“五共”理念发动群众让地让利,在党群服务中心旁空闲地精准招商,投资3000万元建设福祥康养综合楼,村集体每年获取土地租金及分红10万元。

  四、企业带动型:通过龙头企业“造血式”定点帮扶,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经营平台,持续对其投入资金、整合资源、开发项目、消费帮扶,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稳定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归州镇香溪村产业振兴示范项目

  香溪村是秭归县37个脱贫村之一,产业基础薄弱,闲置资源较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未开展实际经营,属典型的“空壳”组织。帮扶该村的葛洲坝集团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实现了该村集体经济稳步发展。驻村工作队指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照企业化经营模式,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搭建规范化组织架构;在实际经营中,主要从闲置资产再利用、经营范围再扩充、市场客户再开发、经营渠道再巩固等方面持续进行“造血式”帮扶。葛洲坝集团协助该村新修村级公路5.9公里、修建山地田间轨道2400米、开发集体闲置荒山11亩、设计注册“香溪甄选”商标、盘活胡家坪小学闲置校舍、援建58千瓦光伏电站,通过实施产业振兴项目,不仅坚决守住了脱贫攻坚成果,而且让村集体实现了稳定增收,2023年村集体经营收益可达到70万元。

  五、资源盘活型:以盘活集体资产、机动地和群众闲置抛荒土地为抓手,以本地特色产业为依托,通过承包租赁、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投资入股等方式,清理盘活村内可利用的资产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典型案例】两河口镇云盘村资源盘活项目

  云盘村位于半高山地带,基础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主要依靠光伏扶贫电站等政策性创收。近年来,该村抢抓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机遇,积极探索既能促进农户增收又能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一是盘活集体土地,发展特色种植。自2018年以来先后清理收回集体土地200亩,争取项目实施地力提升、设施配套等改造后,通过合作社自主管理和市场主体承包租赁相结合的方式经营,种植软籽石榴、猕猴桃、脆红李,年收益达到15万元。连片流转农户撂荒地150亩,种植马铃薯、大豆等粮油作物自主经营销售,创收10万元。二是盘活集体堰塘,发展水产养殖。对村内集体堰塘实施清理维修、设施配套等建设,投放草鱼、花鲢等家鱼品种1.5万尾开展水产养殖,通过生态垂钓、水产销售等方式增收8万元。三是盘活养殖基地,发展畜禽养殖。流转盘活市场主体闲置养殖基地及土地50亩,养殖土鸡3000只,集体合作社通过对接单位食堂、商超等方式订单销售,创收15万元。

  六、产业发展型: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牵头抱团规模化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将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同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结合。

  【典型案例】两河口镇白庙岭村屈乡端午艾产业发展项目

  白庙岭村山大人稀,是典型的半高山和高山结合村,过去产业基础薄弱,交通条件落后,劳动力大量外出,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该村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围绕传承弘扬屈原端午文化,将产业发展与屈原文化深度融合,为艾草产业立根铸魂。立足本地高山野艾资源禀赋,发展艾草产业,形成了从种植、加工、推广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培育出龙头企业2家。一是统一种植。由村党组织牵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实施,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及低效土地统一种植,2022年种植艾草300亩,预计2023年底达到1000亩,2025年突破2000亩。二是统一管理。合作社与村民签订三年流转协议,协议期内由合作社统一聘请技术员、组织村民务工进行田间管理;协议期满基地发展成熟,合作社将流转土地交还村民,由集体合作社成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托管经营,收益扣除成本及托管费用后全部让利于民。三是统一销售。集体经济合作社与两河口镇艾草龙头企业签订销售合作协议,由合作社统一与企业对接销售事宜,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坚定群众发展信心,有效确保艾草产业健康发展。2023年,白庙岭村预计销售艾草200吨,收入达到54万余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70万元。

  七、联合发展型:打破村域界限,围绕主导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整合各村各类资源要素,实现优势互补、多村联建、抱团增收。

  【典型案例】泄滩乡多村联建产业发展项目

  泄滩乡通过整合资源要素,探索多村联建产业发展项目,形成可持续稳定增收的优质资产,然后由乡国有公司统一对外招租运营,按照各村投资比例明确产权并分享收益,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该乡整合黄家山、核桃坪、九条岭和桂花坪等村扶持资金500余万元,在黄家山联建祖代原种猪、商品仔猪繁育基地,建成后由乡国有公司对外招租运营,当年4个村获得投资收益7.6万元;同年,整合白家河、核桃坪、万家、桂花坪等扶持资金170万元,联建“药谷”中药材加工产业园,当年建成招租,4个村获得投资收益5万多元。2023年该乡整合1200万元投资新建的泄滩片区“橙山”产业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建成后可为4个村增收30万元以上,同时还谋划了多村联建陈家坡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库区村联建电商物流中心项目,建成后可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

  八、农旅融合型:通过实施村社“三分离”改革,强化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营运作,巩固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成果,大力开展集特色种养、采摘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经营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典型案例】两河口镇香龙村农旅融合项目

  香龙村为典型的高山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大量外出,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为发展村集体经济,香龙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积极搭建发展平台,2020年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同步实施村社“三分离”改革并开展经营。一是发展观光采摘。通过流转村民撂荒和闲置土地,发展脆红李200余亩,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在挂果前套种发展烤烟100亩,近三年烤烟收益超过50万元。二是发展生态种养。通过争取项目建成生态肉牛养殖场,养殖西门塔尔肉牛30余头,预计2023年收益可达到20万元。结合该村优质中药材和林业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仿野生种植虎杖200亩,预计收益可达到30万元。三是发展度假休闲经济。秉承“生态福地,灵秀香龙”理念,利用集体及农户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改造建设中高端民宿,配套建设烧烤露营、童趣游乐、农耕体验、会务培训等设施场地,打造集观光旅游、避暑纳凉、研学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自然休闲度假胜地。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2023年,香龙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到100万元。

  九、清违纠偏型:通过对集体资产资源清产核资,对违规发包、拖欠承包费和无偿占用集体资源等违规问题依法开展清违纠偏,通过协商和法律途径,修订完善相关协议合同,确保集体收入“颗粒归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典型案例】两河口镇两河村集体资源清违纠偏项目

  两河村因历史原因,村集体土地、柑橘园等资源存在低价承包或非法侵占等问题。近年来,在镇纪委、农经、司法等部门监督指导下,该村围绕规范集体三资管理和强化民主监督,积极开展集体资源违规问题专项整治。2022年,对200亩集体土地低价承包及侵占事项开展清理整治,涉及集体柑橘园150亩、集体土地20亩、集体荒地30亩,通过协商签订合同并补缴承包费18户,通过诉讼方式重签合同并补缴承包费7户,共补缴集体收入15万元,承包费从清理前每年不足1万元,增加到每年5万元。2023年,该村持续开展清违纠偏工作,对200亩原牌楼村集体柑橘园低价承包开展整治,仅用不到2个月时间便完成合同重新签订及承包费补缴,承包费从清理前仅1.8万元,增加到每年8.5万元。通过持续开展清产核资和清违纠偏,该村2023年村集体收入可达30多万元。

  十、飞地物业型。统筹上级扶持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村集体自有资金,在县城和集镇等区位优势地区购买或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门面商铺、仓储冷库、车库泊位、广告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等物业项目,通过公开出租实现稳定增收。

  【典型案例】茅坪镇银杏沱村在县城商业区购置万象国际商铺项目

  该村在充分利用自身“沿江、临港、城郊”的区位优势,管好盘活村域内45个1800㎡的临街商业门店、1300㎡的文化中心楼、1200㎡的教育综合场地等物业经营项目的同时,2021年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并报镇政府同意,用征地补偿村集体留用资金1600万元,在秭归县城商业区竞购万象国际商铺1900㎡,公开招租给北山超市经营,租期15年,租金每五年调整一次(头五年30元/㎡、第二个五年32元/㎡、第三个五年34元/㎡),实现了物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稳定增收,2022年该村集体经营收益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8.48万元,同比增长11.35%。

  

  

  11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nczcygg/202307/t20230726_476891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