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资讯

顾幸伟:广东紧抓种子和耕地,力保粮食安全

时间:2021-03-10 14:11:56 作者: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春耕备耕,是当下广东乡村主旋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广东如何稳住农业基本盘,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近日,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扶贫办主任顾幸伟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表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定不移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问题被放于突出位置。广东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什么具体举措?

  顾幸伟:粮食安全是农业现代化中最突出、最主要的一个部分,事关国家稳定。我省2020年粮食生产取得了不错成绩,总产量1267.6万吨,达到近8年的最高水平。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一是制定《2021年广东省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切实将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近日,广东省印发《2021年广东省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提出从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粮食烘干短板、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供应调度、强化科技支撑、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做好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科学防灾减灾等十项重点工作和落实党政同责、严格考核督导、加大投入保障、密切调度监测等四项保障措施发力,确保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

  二是抓“藏粮于地”。一方面,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把现有的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到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另一方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的通知,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

  三是抓“藏粮于技”。种粮从“人刨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天吃饭”到“数据赋能”。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目前,我省在起草《广东省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方案》,编制《广东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奋力推动广东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四是抓政策落实。落实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创新粮食生产激励机制,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不断创新金融保险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加大金融保险支农力度。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

  问: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乎端牢中国人“饭碗”这件大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广东种业发展情况如何?怎么打好“种业翻身仗”?

  顾幸伟:种业到了迫切需要我们下功夫来解决的时候。今年以来,我省连续召开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科学家企业家座谈会、现代种业发展交流座谈会等会议,涉农各单位及相关金融机构、部分种业企业等单位负责人座谈,共商打好我省种业翻身仗事宜,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种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从发展情况来讲,我省种业优势不断增强,很多领域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省建有作物种质资源库(圃)25个,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7.3万份,占全国15%;创新能力和水平全国领先,优质稻、生猪、黄羽肉鸡等领域育种优势明显,首创新一代杂交水稻智能不育育种技术,构建了生物育种、航天育种等重大育种创新平台。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种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种质资源深度鉴评少,尚未建立较好的共享机制,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种子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迫在眉睫。

  下一步,将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种安全,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突破育种核心关键技术,做强做大做优种业主体,提升供种保障能力。组建种业集团是我们做强种业主体的突破口,目前,广东种业集团和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均已成立,将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和龙头作用,合力把广东打造成全国种业体制改革创新区、种业自主创新引领区、国际种业合作示范区。

  广东已建2352万亩高标农田

  问: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广东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如何?“高”在哪里?

  顾幸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中央一号文件指出,2021年建设1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我省已建成2352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评价、统一上图入库”抓实抓落地,有力推动我们的农田建设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9年我省按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且成效显著,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0年度高标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高效率产出。农民种田不再那么辛苦了。一方面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土地的耕作效率、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去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近8年最高,这背后,得益于良种良法配套,得益于撂荒地复垦复种等扶持奖励措施,也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积极作用。

  高质量建设。重点在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等方面加大建设管理力度,统筹开展土壤酸化耕地治理示范,经过这些年的建设,进一步激活了农田价值,平均每年耕地质量提升0.1个等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高效率,还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

  高要求推进。压实高标准农田受益主体管护责任。积极统筹财政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引导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受益主体筹资投劳,支持金融和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我省粮食生产在高基点上稳产高产,把粮食安全的重任越扛越稳、越扛越牢。

  高水平管理。精心打造广东农田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率先由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承接高标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工作,对高标项目进行实时动态全过程监管,形成了全省农田建设统计“一张表”、成果“一张图”,初步实现了“一图统管、一网通办”,有力提升了我省农田建设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加大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力度

  问:正值春耕,越来越多的农机装备出现在了田间地头。作为智能制造强省,广东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有什么经验与计划?

  顾幸伟: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力度,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作业领域不断拓宽,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江门为例,备战春耕,到现在已投入农机具3万台套,水稻机耕率接近100%,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有望突破90%。总结经验与计划,有四个“植入”。

  植入创新理念。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优势,引导企业、科研单位开展农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农机作业监测等方面的研究。植入建设理念。完善农机装备产业配套,提升农机装备产品质量。支持全省各地建设节能环保型水稻机械化烘干中心,提升机械化烘干能力。植入示范理念。推进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2020年,我省认定了首批37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带动全省农业向“一条龙”农机作业和“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拓展。植入服务理念。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应用,优化政务服务。1月底,省农业农村厅向各地市发出《关于做好农机备战春耕工作的通知》,并在厅网站设立“农机备战春耕”线上服务专栏,为各地提供春耕所需农机具检修维护和操作知识,陆续组织开展对农机具的检修、维护和技术培训工作。汕头、江门、惠州、湛江等不少地市已经开展机械耕整地和育秧工作。预计今年春耕各种机械装备投入总量比去年有所增长,新装备新技术的比重会有所提升。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nyyw/content/post_3237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