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农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见成效
时间:2022-10-27 08:59:08 作者: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色达县坚持以推进畜牧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为目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建设等为抓手,不断在牲畜养殖、牧草种植、深化加工、品牌建设、产品销售等方面下功夫,有效促进全县畜牧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健全“四个体系”。全面夯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推动工作落实,并以决定的形式在县委全体会议上通过了《色达县关于推进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转型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畜牧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建全畜牧服务体系。采取县、乡、村三级畜牧服务体系为脉络,合作社和村综合服务中心为点的方式,建立“县、乡、村”三级草畜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社会化服务,实现草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草原畜牧业综合社会化服务覆盖率达100%。三是建全基础设施体系。按照“企业+合作社+养殖场+牧户”的模式,累计投资6.03亿元,全面推进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草产品加工基地3个、标准化牲畜暖棚1030个、万头牦牛养殖基地2个、集体牧场9个、牦牛养殖合作社67个。四是建全生态修复体系。通过“立足保护、积极建设、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建设方式,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人工种草等项目,实施草原生态治理68.80万亩,草地退化综合治理5.44万亩,鼠虫害防控治理19.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0%以上。 二、坚持“四个优化”。全面厘清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出台《色达县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规划》《色达县推进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以牦牛现代农业园区,泥曲·色曲河流域沿线现代农业产业带,优质饲草基地、中藏药材种植基地、牦牛健康养殖基地、奶源生产基地为一体的“一园一带四基地”产业布局,不断推进高原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绿色化的现代转型发展。二是优化养殖方式。实行“天然草原+人工饲草基地+适度规模养殖”的模式,建设牦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按照“夏秋天然放牧、冬春舍饲补饲、四季育肥”的畜牧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草原畜牧业由四季游牧向暖季以放牧为主,冷季暖棚补饲为主的现代草原畜牧养殖模式转变,有效遏制了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三是优化牧草种植。将牧草种植作为畜牧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先手棋,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按照县级万亩、乡均2000亩、村均500亩、户均1亩的标准实施“县乡村户”四级打贮草基地建设,引进牧草种植企业,以流转草地形式实施牧草种植,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有效解决养殖户冬季牲畜补饲问题,为半舍饲育肥提供了基础保障。四是优化品牌建设。不断做大做强色达畜牧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益,积极打造有机农畜产品,将色达牦牛有机认证工作作为实施品牌创建的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落实“三个保障”。全面实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增效。一是落实科技支撑保障。引进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在我县设立分院,建立专家工作团和专家工作站,专门从事牲畜良种繁育、高产牧草培育等方面研究。建设“生态扶贫草业科技示范园”;开展色达适生优质牧草的科技示范种植与推广,亩产鲜草高达2000公斤。二是落实牲畜出栏保障。面对群众受传统和宗教观念束缚导致戒杀生泛化的难题,坚持从源头抓起,制发《色达县牲畜出栏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到户牲畜出栏目标,完成牲畜出栏奖惩措施,将出栏责任层层压实到人,对阻碍牲畜出栏、破坏出栏市场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21年全县牲畜上市销售达22317头。三是落实项目投资保障。计划到2025年计划投入8.4亿元,从种草、养畜、加工、冷链等关键环节着手,深入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全面转型,全面提升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人草畜动态平衡。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2/9/29/cf771188190b44f386225713c5b8693f.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