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时间:2022-10-27 04:43:50 作者: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济南市发挥省会城市专业技术人才聚集、智力资源丰富优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坚持改革、强基、培育三大主旋律,加速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一、改革创新让专业技术人才扎根乡村有干劲。全面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畅通基层专技人才发展通道,打破发展“天花板”,吸引鼓励更多专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乡村。一是创新实施基层岗位制度。在基层事业单位设置正高级职称岗位,改变了基层事业单位人员无法评聘正高职称的历史;将基层事业单位独立设置岗位调整为由区(县)统筹设置,打破乡村人才晋升岗位挂钩限制,乡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全面提高基层事业单位高级职称岗位比例,高级岗位比例由7%提高到10%,进一步拓展乡村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晋升空间。截至目前,全市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突破2万人,8500多人通过政策倾斜顺利申报高一级职称。二是创新实施基层定向职称评审制度。在卫生健康、中小学教师、乡镇农技等领域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制度,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建功立业。目前,已有711名专技人员通过基层职称制度取得副高及以上职称。三是创新实施职业农民评审制度。出台《济南市新型职业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方案》,对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机械、农技推广等骨干人员开展职业农民技术职称评定,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条框限制,重点考察职业农民的业绩贡献、技术水平和示范带动作用等指标,鼓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土专家”和“田秀才”脱颖而出。截至目前,累计有284名高素质农民取得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填补了农民不能参与职称评审的历史空白。
二、搭建桥梁让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华有舞台。加强服务乡村振兴各类基地建设,搭建专技人才和乡村发展桥梁纽带。一是加强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聚力打造2家省级和23家市级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在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师资保障、资源整合、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依托省市两级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打出“政策+基金+项目+监督”组合拳,围绕“品牌强农”“技能提升”等主题,举办乡村振兴高级研修班25期,累计培育乡村振兴急需人才1500多人。二是加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设35家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每家基地给予20万元资金扶持。各基地在引才用才、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累计邀请专家548人次,开展专家服务项目99个,落地项目79个,成果转化78项,帮助基层解决问题396个,有效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三是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交流合作,成立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强化全市乡村人才教育培训统筹规划,探索建立专家柔性育才新机制,构建起资源集中、分工明确的乡村人才教育培训组织体系。
三、发挥优势让专技人才建功立业有作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发展培养更多紧缺农技人才和农业能手。线上开设网络“云课堂”。实施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工程,邀请高层次农业专技人才开设《优质甘薯的育苗种植》《蔬菜大棚的病虫害管理》等高产栽培技术课程,深受农民欢迎,累计在线收听131万人次。举办“山东品牌强农高质量发展人才论坛高级研修班”“山东省农村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高研班”,通过线上远程教育等方式,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次。组织举办“春耕大师课”等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8000余人次。线下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组织农业专技骨干人才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实施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为农民排忧解难,为乡村培育人才。今年以来,组建108人专家团队,完成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指导170余场,直接受益群众达到8900余人。持续开展科技人员大下乡活动,组织济南市农学会、济南市林学会、济南市蔬菜技术学会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安全生产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近年来,累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900人(次)开展技术指导320余次,服务群众8000多人(次)。(济南市乡村振兴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xczx/202210/t20221012_40952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