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更“绿”、效益更高——代表委员关注农业绿色发展
时间:2021-03-10 11:50:22 作者: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如何让农业更“绿”、效益更高,代表委员们带来了切实的建议。
农田要变“绿”,畜禽粪污、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怎么处理?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开展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监测评估工作,加强技术标准支撑,创建乡村废弃物还田利用示范县,出台完善的支持政策,“将乡村废弃物协同处理中心相关用地纳入到村庄规划,研究乡村废弃物农田利用补贴政策,探索与耕地地力补贴挂钩机制。”
在秸秆可收集量占全国1/8的黑龙江,秸秆不再是一烧了之。“可以利用秸秆生产草菇类食用菌和水稻育秧基质,探索解决食用菌基料和水稻育秧取土难问题,秸秆造纸技术等秸秆原料化项目也可以延长秸秆利用链条。”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人大农业林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金会说。
“当前我国农药经营门店从业人员有百万人以上,部分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个别从业人员乱开方、乱卖药、以次充好,不仅造成农药浪费,而且增加了农药使用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武建议,进一步加强农药经营监管和培训力度,提升农药经营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者有关病虫草害症状、防治方案及科学用药等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针对生物农药、害虫天敌等新产品推广难的问题,李武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使用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害虫天敌等新产品的补贴力度,有针对性地重点支持专用新型肥料、高效安全新农药、经济实用生物农药等产品的研发,提升农药使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丹东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作英也建议,完善减量增效补偿机制,加快植保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
地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然而地膜残留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所长蒋齐建议,通过促进降解膜的生产与应用,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补贴降解膜生产企业,解决大规模流转土地带来的地膜残留量高的问题;强化科技支撑,将低成本降解膜的研究攻关和地膜回收机械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地膜的使用和回收要因地制宜,在一头一尾上下功夫。”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建议,分地区分作物科学推广残膜回收、生物降解、地膜替代和一膜多年使用等技术,针对不同作物科学降低农田地膜覆盖度,提高地膜使用效率;建立残膜回收、处置、利用产业链,研究残膜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路径。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103/t20210310_796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