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资讯

宋虎振:筑牢“国人粮仓”根基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3-10 10:58:55 作者: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大省,素有“国人粮仓”的美誉,口粮产量占全国1/8,小麦产量占全国1/4以上,肩负保障国家口粮绝对安全的重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宋虎振介绍,近年来,河南牢记总书记嘱托,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20年克服新冠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影响,总产达到136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23%,高标准农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3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660万亩,今年还将建设高标准农田750万亩,同时打造3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国人粮仓”根基越筑越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核心逻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做了哪些部署,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宋虎振介绍,今年以来,河南从打好“两藏”组合拳和加快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三方面发力,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打好“藏粮于地”组合拳。一是保证耕地数量,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面积在1.2亿亩以上,粮食面积在1.6亿亩以上。二是建好管好高标准农田,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2025年建成8000万亩,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长久发挥效用。三是提升耕地质量,综合运用深耕深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土壤治理等措施,力争耕地质量每年提高0.2个等级。

  打好“藏粮于技”组合拳。一是建设种业高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推动建设国家级小麦育种制种基地。二是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推广应用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能新技术,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三是提升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机研发应用,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

  加快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率先在建成区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县提升、家庭农场整县示范创建,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二是率先在建成区布局优质小麦示范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精深加工企业,推进小麦等主要粮食“三链同构”。三是全力抓好麦田春管措施落实,防范病虫害、“倒春寒”等灾害风险,努力夺取夏粮丰收,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河南不仅粮食生产体量大,还是油料生产大省、畜牧业大省、蔬菜和食用菌大省、中药材种植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优势特色产业潜力大、势头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宋虎振说,新阶段,河南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列。

  在创新发展上,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加快种业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在协调发展上,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协调,构建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在绿色发展上,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治理农膜污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开放发展上,重点打造“豫农优品”公共品牌,深化豫京、豫沪农业合作,逐步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在共享发展上,重点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龙头企业向种养基地布局。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农业农村部门将一个产业链、一个产业链研究推进,一个特色产业、一个特色产业提升,一个品种、一个品种拿出方案抓落实,一个产业园、一个产业园谋划推进,一个县、一个县研究培育主导产业。同时,抓紧谋划一批高质量的重大项目,争取国家支持。

  为持续筑牢“国人粮仓”根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宋虎振建议:

  一是国家把《河南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范畴,给予支持。二是建议支持河南建设国家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和国家区域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库,进一步提升育种创新和供种保障能力。(沈立宏)

责任编辑:王珊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1/03-09/2105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