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时间:2022-04-09 23:22:06 作者: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四月是天气变化幅度较大的时期,也是水产养殖大量投苗进入生产旺季的关键时期。由于水产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加上四月份天气多变,低温与暖湿气候交替出现,易诱发水产养殖病害,给正常水产养殖生产和病害防控带来一定难度。根据近年同期广西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2022年天气情况,广西特色淡水鱼创新团队对4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以供参考。
一、 病情预测
四月份淡水鱼养殖常见多发病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症、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此外,这一时期还需警惕草鱼出血病、鮰鱼肠败血症、链球菌病等。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危害草鱼、鲫鱼、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具有病程急、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可通过病鱼以及病菌污染的饵料、用具、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2.水霉病:10℃~15℃时,较适合水霉菌的滋生,在生产过程中因养殖密度过高、转塘、分池等管理不善,一旦造成鱼体受伤,极易感染水霉病。
3.烂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病,传播快,病程长,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该病在水温15℃以上易发生和流行,危害品种主要有草鱼、青鱼、鳊鱼、白鲢,应引起相关养殖区域的重视。
4.赤皮病: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类,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特别是当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或冻伤,以及鱼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更易侵入,引发疾病,应引起相关养殖区域的重视。
5. 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草鱼、青鱼最易发病,鲤、鳙也有发生。草鱼、青鱼流行时间为4~10月,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水温为25~30℃。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6.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和观赏鱼,繁殖适温为15℃~25℃,寄生处形成小白点。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7.车轮虫病: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适宜水温20~28℃;养殖水体有机质高、水质较差时易多发,连续阴雨天也容易暴发此病。
8.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罗非鱼等鳃上,适宜水温为20-32℃,主要靠虫卵和幼虫传播,是养殖鱼类苗种阶段的常见疾病之一。
二、 防控措施
(一)预防
1.适时通过分塘转移成鱼、增加商品鱼加工量或采用冷冻保鲜等措施,减少成鱼存塘量,降低池塘养殖密度。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鱼体受伤或引起应激反应。
2.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开展繁育和养殖工作前,采用1000ppm 聚维酮碘(10%含量),对养殖池、工具等浸泡或擦洗20min-30min,杀灭病原;使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进行池底消毒,有条件的可以将池塘底部的多余淤泥清理出去,保证池塘底部的淤泥维持在10cm左右,并在阳光充足时进行时适当的暴晒处理,减少致病菌生存渠道,降低池塘中之有害致病菌数量,从而达到预防水产病虫害发生的目的。
3.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注意改良池塘底质和水质,培养出“肥、爽、嫩、活”的水体,为鱼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有条件的养殖户应该制定完善的换水制度,根据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向池塘注入新水,保证水质良好。
4.投放健康苗种。选购苗种时,须经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或有实验室检测报告);或从已经列入国家、省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经监测结果为阴性的苗种场购进苗种。在投放苗种前,注意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入病原;还要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
5.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结合养殖场疾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事先选择药物进行预防,做好水体的消毒工作。杜绝不合理的药物使用现象,养殖生产操作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6.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报告,由专业兽医进行诊治,明确具体致病源后选择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二)治疗
在水产动物养殖的过程中,对病害要坚持以防为主。渔药的使用,应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结合病原的药敏试验结果,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不同的规格、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水温、pH值、溶解氧、盐度等)使用不同的药物。
(三)应急管理措施
1.发现鱼有发病迹象,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
2.采取增氧措施,保持水体中氧气含量在6mg/升以上。
3.工具专池专用,避免交叉污染。
4.鱼发病时谨慎使用消毒剂、抗菌药物、杀虫药物,不要移动鱼,以减少应激。
5.控制疾病传播。养殖工具定时消毒和曝晒,养殖尾水需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6.减少投喂量和投喂次数。
7.养殖户可以在发病初期及时捕捞健康成鱼上市,减少经济损失。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xgk/ztjj/gxcxtd/zjgd/t1166809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