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建设

乡村消费势头好劲头足

时间:2021-10-18 19:03:35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金秋十月的乡村,进入丰收季,也迎来消费季。广袤农村,枝头鲜果飘香,田畴稻谷金黄,一辆辆货车满载,农产品从田间“走”上餐桌;集贸市场,山货土产琳琅满目,家电家具种类齐全,消费品“飞”入农家小院。

  国庆假期,乡村消费人气旺盛、亮点十足。火热市场印证了乡村消费的强劲动能,今年1至8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798亿元,增长17.2%。截至2020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连续8年快于城镇。

  消费市场升级

  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

  国庆假期,趁着商家活动多,53岁的唐小强喜提新“座驾”。

  秦岭脚下,集市人头攒动。陕西西安鄠邑区同兴村村民唐小强,直奔汽车店,看着新车,他欣喜不已,“一下子相中这款SUV,开着有劲,坐着舒服。家里的旧面包车,拉人、运货,出了10年多的力,也该换了。”

  这几年,唐小强置办的大件可不少,“20多年前,我买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花了400多元,心疼好一阵。如今,日子松快了,电视从‘大疙瘩’换成‘大屏幕’,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电越来越全乎。”

  从图实用到图舒适,从保温饱到重品质,消费升级体现在日常点滴。“就拿吃的说,现在大鱼大肉吃得少了,家里多了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又健康。”唐小强说。

  吃得健康、穿得舒适、用得方便,近年来乡村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不仅有量的增长,还有质的提升。2020年,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15年的41932亿元增长到5.3万亿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障消费支出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35.1%、58.3%和67.6%。

  多重利好因素,支撑农民“购物车”升级。“发展特色产业、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等让增收路子更宽。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民消费底气足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今年上半年,乡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48元,同比实际增长14.1%。

  同兴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瓜村”,西瓜产业带火了村民的日子。“我家3亩西瓜、5亩猕猴桃,一年能赚20多万元。”唐小强算起账。

  “村民们消费理念变了,不再是能省就省、能用就行,也开始追求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同兴村党支部书记温来宏说。

  激活乡村消费巨大潜力,离不开政策扶持。“拖拉机开进大棚里,省工省钱。”唐小强说,两台拖拉机7万元,光补贴就1.7万元。农机购置,可根据购买价格给予一次性补贴;选择智能化空调,按照“煤改清洁能源”相关政策,每户补助最高达3000元……鄠邑区出台优惠政策,激发农民消费积极性。

  “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送货下乡等活动既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又让农民得实惠。接下来,各地应在完善水路电网设施、改善售后服务上多下功夫,让农民既买到好产品,又有好体验。”郑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主任沈琼说。

  商业设施完善

  商超、便利店让村民消费更便利

  “覃爹爹,又来啦!”

  “买2瓶驱蚊剂、1个玻璃罐。”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周家峪村,村民覃业明来到综合服务社置办日用品。

  300多平方米,整齐的货架,米面粮油、日用杂货、农资农具摆放得满满当当,综合服务社改变了村民生活。“以前,掐着指头赶集,去一趟镇里走20多公里,买啥都不方便,平时得省着用。”覃业明说,早上背着空篓子去,回来的时候背篓满得都冒尖了。

  村民田琼深有感触,“前不久,女儿出嫁,瓜子糖果、瓜果蔬菜在综合服务社就买得到,方便多了。”综合服务社提供上千种商品,每年销售额估算超200万元。

  周家峪村党支部书记陈昌福说,像这样的综合服务社,村里还有4家,可确保村民不出远门,就能买到生活生产用品。

  村里有便民商店,镇上还有综合超市。“空调、电视等大品牌很全,女儿新家的不少家电家具,都是在镇上买的。”田琼说。

  不让群山阻隔村民的消费热情。恩施州不断完善农村商业设施体系。“我们在县乡新建商业设施,完善乡村菜市场、便利店、农资配送站等网点,建设多个‘半小时商业服务圈’。”恩施州商务局局长张远虚介绍,目前村级综合服务社有1281个,覆盖全州89.63%的行政村。

  看全国,农村商业设施短板正不断补齐。“我国有2.1万个镇,当前农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镇。过去因超市、便利商店、集贸市场等设施布局不合理,优质产品难以直达农村,农民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沈琼介绍,接下来,各地应根据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等,因地制宜补短板,县城改造升级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改造升级乡镇商贸中心,村里改造升级新型连锁便利店等。

  完善商业“硬环境”,也要改善“软环境”。“一些农民辨识能力较弱,维权意识相对薄弱,农村市场监管难以全部覆盖,这些都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沈琼建议,应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农村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监管力度,绝不能让假冒伪劣商品下乡。

  是否明码标价、散装食品卫生达不达标……在恩施州,市场监管部门列出问题清单,每年启动两轮全覆盖检查,仅走马镇今年就现场处置相关案件7件,立案处置3件。

  农村电商势头好

  一根网线连接城乡、畅通供需

  直播间里,吆喝不断,“点赞”满屏,一根网线,让赵华锐的红薯“今天在地头,明天在路上”。

  红薯地里,农机轰轰前行,一个个饱满的红薯从土里“跳”出来,收获的镜头记录在手机里,让不少网友直呼新鲜。“正值国庆假期,下单的特别多,最多一天能有4000多单,卖出了2万斤。”山东德州夏津县银城街道后赵庄村种植大户赵华锐说。

  红薯是后赵庄村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万余亩,红薯地窖2500多座。赵华锐返乡创业,认准电商这条路。“鲜食红薯通过直播,走零售市场;薯片、薯干等初加工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批发市场。”

  “电商不仅打开了销售渠道,还减少了中间环节,相比传统批发市场,收益可增加25%以上。”赵华锐说,“我们从种红薯升级为种储加销全链条,链条长了,红薯‘身价’涨了。”

  电商为农产品上行打开了通道。2014年以来,商务部等部门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建设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000多个。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088.2亿元。

  一根网线,也让优质消费品下沉到广大乡村。赵华锐介绍,平时吃穿用的,不少村民习惯在网上买,选择多、价格还便宜,家门口就能收包裹。当前夏津县正着力打造县—区域中心—乡镇—村四级电商快递物流站,实现电商快递物流“村村通”。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1—7月,农村地区包裹和快递的收投量超过200亿件,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近万亿元。

  发展农村电商,畅通物流是关键。“当前要着重解决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让村民真正享受电商便利。同时要加快补齐网络通信、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短板,为农村电商增添发展后劲。”李国祥说。

  一系列举措,补上农村物流短板。2021年,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在全国择优选择121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依托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

  “此外,各地可发挥邮政系统优势,统一仓储、分拣、运输和配送,降低快递进村成本。农村地区还可以整合乡村公交车、客运汽车等,补齐物流末端断点。”沈琼建议。(人民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ncjs/202110/t20211013_82345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