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养殖在线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养殖资讯

菜篮子”升级!宾阳智慧大棚赋能农业高效种植

时间:2025-10-15 23:00:04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在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智能大棚中,环境传感器正实时监测着28.9℃的温度与72%的湿度,全自动供液系统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精准喷淋。数万株青瓜藤在立体栽培架上茁壮生长,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耕作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我县农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的崭新图景。

  

  

  

  近日,记者走进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尽管室外细雨绵绵,但种植的水果黄瓜却丝毫不受影响。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选用珍珠岩作为栽培基质,并依托数字农业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有效突破自然条件限制,真正实现了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

  

  

  

  

  

  

  

  李雪丽 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主管:比如光照不够就补光,温度高了就遮阳喷雾。湿度、营养液浓度等这些看不见的指标,系统也能及时识别调整,不用人工天天盯着,效率和效果比传统种植高很多。

  相较于传统土培水肥损耗大、普通基质易盐碱化、水培易烂根、气雾栽培能耗高等问题,岩植技术有效突破了多种种植限制,推动了作物快速生长,实现不间断、无障碍的工厂化轮作。在该技术的加持下,水果黄瓜年亩产可达4万斤,亩产值约10万至15万元。同时,该技术还从源头上抑制土壤传播病虫害的发生,大幅减少农药使用,使水果黄瓜更加绿色安全,更符合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廖燕芬 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传统的水果黄瓜每年只能种植一批,而我们智慧农业基地可以种五到六批,每批的生产周期是两个月左右,每亩地的年产值是传统水果黄瓜的五到六倍,价格也非常的有优势,也比传统的价格高五到六倍。

  记者了解到,项目采用“村集体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企业负责生产运营与销售”的合作模式,投产后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分红。同时,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岗位,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韦丽梅 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工人:我来这里种瓜、摘瓜苗、摘瓜,年纪大了去不了哪里,来这有一份工做,有一份收入,又照顾家庭,我觉得很好。

  从“凭经验”到“靠数据”,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是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缩影。未来,这样的“智慧农业”场景将在全县更多乡镇落地推广,以科技为笔、产业为墨,共同描绘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廖燕芬 思陇镇高效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目前我们的产品是供不应求,也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各个乡镇的基地、种植户大家一起种植。我们技术赋能、订单赋能,产量和产能起来了,我们的产业链才能更好发展,增加大家各方面的收益,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nn/t260517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